建筑修复和博物馆开设经过20世纪至21世纪初
Close20世纪初,十二使徒教堂、斋堂和十字厅被粉刷一新,并以油画重新装饰。这一阶段的修复工作已经发生在苏联时期。1917年11月炮轰克里姆林宫 时,十二使徒教堂的半圆形后殿和斋堂南墙被炮弹洞穿,也有其他的损毁发生。牧首宫是1917年后克里姆林宫中首批进行建筑研究和修复工作的对象。1918 年1月出台政教分离法令,3月废除宫廷教会制度,将东正教的神职人员和教堂司事全部迁出牧首宫。同年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所有教堂建筑和财产收归国有。 1922年,牧首宫被交由博物馆教堂管理处掌管,1924年该处被重组为“克里姆林宫文物处”1926年,克里姆林宫的博物馆和教堂开放参观。这些年中, 牧首宫的3个楼层上都在进行修复工作,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,然后一度中断,直到1945年重新开展。
1955年7月20 日,克里姆林宫开放给公众自由参观。但与此前一样,牧首宫还是没有开放,这里当时是克里姆林宫的各卫戍部门、博物馆仓库和修复工作间的所在地。1961年 才在二楼开设了首个陈列,主题为老莫斯科民情,展品800余件。首次展出了多任大牧首的个人物品,俄罗斯服饰和座钟。1979年起,因修复工作,17世纪 俄罗斯应用艺术和民情博物馆长期闭馆。1987年在牧首宫2楼开放了第3个常设展,主要展出的是克里姆林宫内各博物馆的藏品,包括此前未曾与观众见面的应 用艺术作品。3楼至今不对观众开放。馆中的陈列有沙皇、大牧首、时代著名人物的世俗和宗教物品,精美银器,署名圣像画,以及手稿和印刷书籍。展品真切地反 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建筑、室内陈设,以及大牧首、沙皇和贵族的日常生活。
2010年,牧首宫的展品发生了一定改变。2013年的整修工作中,大华盖壁和法令室墙壁上发现了17世纪的绘画。